发音技巧与注意事项详解
一、引言
发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掌握好发音技巧对于提高口语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析发音技巧与注意事项,帮助学习者更全面地掌握发音知识,提高语音准确性。
二、发音技巧
1. 准确掌握音素发音
音素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掌握音素的发音是发音准确的前提。
学习者需仔细辨别每个音素的发音,尤其是元音和辅音的发音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长元音和短元音、清辅音和浊辅音等,都需要准确区分。
2. 注意发音姿势和气息控制
发音姿势和气息控制对发音效果有很大影响。
正确的发音姿势包括口腔、舌头、唇部等部位的协调运动。
例如,发英语中的[θ]音时,舌头需要轻轻抵住上齿龈,同时控制好气息流量。
3. 模仿与练习
模仿和练习是提高发音的有效途径。
学习者可以通过听录音、观看视频等方式,模仿母语者的发音。
同时,结合口语练习,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直至达到准确水平。
三、注音技巧
1. 掌握音标知识
音标是标注音节和音素的一种符号,掌握音标知识对于正确标注发音非常关键。
学习者需了解各种音标的写法及其对应的发音,以便准确标注发音。
2. 注意音节划分
音节是构成单词的基本单位,正确划分音节有助于准确标注发音。
学习者需了解英语中的开音节、闭音节以及R音节等类型,以便正确划分单词的音节。
3. 借助工具与资源
在注音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关工具和资源,如在线音标转换工具、发音词典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速地标注发音,提高学习效率。
四、发音注意事项
1. 重视语音语调
语音语调在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有助于准确传达信息。
学习者需注意英语中的升降调、连读、弱读等现象,以便更好地掌握语音语调。
2. 避免地方口音影响
地方口音可能对发音产生一定影响,学习者需注意区分普通话和方言的发音差异,避免将方言的发音习惯带入到英语学习过程中。
3. 持之以恒地练习
发音技巧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
学习者应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不断练习,逐步提高发音水平。
五、实例分析
以英语中的[r]音为例,很多学习者在发音时容易将其发成近似汉语的“日”音。
实际上,[r]音的发音部位在口腔的后部,舌尖需要轻轻抵住上齿龈,同时发出摩擦音。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模仿母语者的发音,结合音标进行练习,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
六、总结
本文详细解析了发音技巧与注意事项,包括音素发音、发音姿势和气息控制、模仿与练习、注音技巧以及语音语调等方面。
学习者需全面掌握这些技巧,并注意避免地方口音的影响,保持持之以恒的练习态度,以提高发音水平。
同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练习,可以更好地掌握发音技巧。
希望本文能对学习者提高口语水平有所帮助。
七、建议与展望
1. 建议学习者从基础抓起,系统学习音素发音、音标知识等基础知识,为发音练习打下坚实基础。
2. 多听、多模仿,结合口语实践进行练习,不断提高发音准确性。
3.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手机APP、在线课程等,辅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 展望未来,希望学习者能够全面掌握发音技巧,提高口语水平,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同时,也期待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涌现,为语言学习提供更多帮助。
怎么准确发音
翘舌音有一种纠正方法,叫做咬指法,做法是在发zh ch sh 的时候,将食指伸进嘴里,再发音,强迫舌尖上翘,但是做之前先洗洗手啊~~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手势,用四个手指向上卷的方法模拟舌头的上卷,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只有两个三声连读才会将第一个三声变二声,偶然不是三三,是三二,因此这是个问题,一楼的回答不对。 一定是教三声的时候过于强调全三声了,学生对结尾的上扬语调印象过于深刻了才会变成这样。 建议教三声的时候给学生做半三声的练习,不要加上扬的语调,只发出低音就结束。 然后体会三声和一声的对比其实是低音和高音的对比,如说老师这个词,其实是一低一高。 然后再做三声和二声的练习。 还有,建议初学者体会声调时可以不发出具体的声韵母,只是用a或者干脆就哼哼出来,以体会声调的高低变化,排除声韵母的干扰。
国际音标如何正确发音?
元音音素的发音方法1、/ i: / 发音时1)舌尖抵下齿,舌前部向硬颚尽量抬起。 2)嘴唇向两旁伸开,成扁平形。 3)/i: /为长元音,“:”是长音符号,比相应的短元音要长两倍以上。 2、/ i /发音时1)舌前部向硬颚抬起比/ i: /低些。 2)唇形扁平,牙床开得比/ i: /宽。 3)下颚稍下垂,舌前部也稍下降。 3、/ e / 发音时1)舌尖抵下齿,舌前部稍抬起,比/ I /低。 2)唇形中长,牙床开工得比/ I /宽,上下齿间隔一个食指。 4、/ A /发音时1)舌尖抵下齿。 2)上下唇向两旁伸开,成扁平形,牙床张开至上下齿音可容纳食指和中指的宽度。 5、/ Q / 发音时1)舌后部的前部分稍抬起,舌尖和舌端两侧触下齿,双唇向两旁平伸。 2)唇成扁形。 6、/a: /发音时1)口张大,舌身影放平后缩,舌尖离开下齿。 2)/ a: /为长元音,不要发得太短,长度比短元音长两倍多。 7、/ C /发音时1)口张大,舌身尽量降低并后缩。 2)双唇稍收圆。 8、/ C /发音时1)口张大,舌发部抬得比发/C /时高,双唇收得更圆更小并用力向前突出。 2)发音时要比发/ C /时长。 9、/ u /发音时1)舌后部向软颚抬起,舌身向后缩,舌尖离下齿。 2)双唇收圆,略向前突出。 10、/ u: /发音时1)双唇较/ u /收得更圆更小,且向前突出,舌后部比/ u /抬得更高。 2)发音时要比/ u /长度更长。 11、/ [: /发音时1)舌身平放,舌中部稍抬,但比发/ [ /时略高。 双唇扁平。 2)发/ [: /时比发/[ /时长度长。 12、/ [ /发音时1)唇舌应自然,口腔肌肉放松,牙床半开。 2)/ [ /永不重读,在词尾发音时应稍长。 13、/ ei /发音时1)口形由/ e /向/ I /滑动。 2)下颚向上合拢,舌位随之抬高。 14、/ ai /发音时1)舌尖抵住下齿。 2)从/ a:/的部位向/ I /滑动。 15、/ Ci /发音时1)舌位在/C /和/ C:/之间。 2)由上述部位向/ I /滑动,由圆唇变成扁唇。 16、/ [U /发音时1)舌尖稍触下齿由/ [ /滑向/u /,双唇收圆。 2)从/ [ /出发,然后双唇收圆也能发出此音。 17、/ BU /发音时由/ A /向/ u /滑动时双唇渐渐收圆,舌后部稍抬起。 18、/ i [ /发音时1)由/ I /很快滑向/ [ /。 2)发/ I /时唇扁平。 19、/ Z[ /发音时1)/ e /舌位高度在/ e /与/ A /之间,发音时舌尖触下齿。 2)由/ e /很快滑向/ [ /。 20、/ u[ /发音时1)由/ u / 很快滑向/ [ /。 2)注意不要将/ u /发成/ u:/。 辅音音素的发音方法1、/p/发音时1)双唇紧闭。 2)然后突然分开,气流冲出口腔,送气要强。 /p/是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2、/ b /发音时与发/ p /时相同1)紧闭双唇。 2)然后突然分开,气流冲出口腔。 / b /时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3、/ t /发音时1)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阻碍。 2)舌尖突然下降,气流冲出口腔。 送气要强。 / t /是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4、/ d /发音时与发/ t /时相同1)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阻碍。 2)舌尖突然下降,气流从口腔冲出。 / d /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5、/ k /发音时1)舌后部抬起,紧贴软颚,形成阻碍。 2)舌后部突然离开,气流冲出口腔。 送气要强。 / k /是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6、/ g /发音时与发/ k /相同1)舌后部抬起紧贴软颚,形成阻碍。 2)舌后部突然离开,气流冲出口腔。 / g /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7、/ tF /发音时1)舌尖舌端抬起贴住上齿龈后部,形成阻碍。 2)气流冲破阻碍,舌尖舌端离开上齿龈后部,但舌与上齿龈间须保持一个缝隙,发出摩擦的声音。 8、/ dV /发音时与发/ tF /音舌位相同1)舌尖舌端抬起贴住上齿龈后部,形成阻碍。 2)气流冲破阻碍,舌尖舌端离开上齿龈后部,但舌与上齿龈保持一个缝隙,发出摩擦的声音。 / dV /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9、/ f /发音时1)下唇轻触上齿,气流由唇齿间的缝隙间通过,引起摩擦。 2)/ f /是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10、/ v /发音时1)舌位与发/ f /时相同。 2)/ v /是浊辅音,发音时带声振动。 11、/ W /发音时舌尖轻抵上齿背,气流由舌齿间的缝隙中泄出,形成摩擦音。 12、/ T /发音时1)舌位与发/W /时相同。 2)/ T /时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13、/ s /发音时1)舌端靠近齿龈,气流由舌端与齿龈间泄出,形成摩擦音。 2)/ s /是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14、/ z /发音时1)舌位与发/ s /时相同。 2)/ z /时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15、/ F / 发音时1)舌尖和舌端向上齿龈后部抬起,舌身紧靠上颚,形成狭长通道,气流由此通道通过,形成摩擦音。 2)/ F /是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16、/ V /发音时1)舌位与发/ F /时相同。 2)/ V /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17、/ h /发音时1)气流自由逸出口腔,只在通过声门时发出轻微的摩擦,称声门摩擦音。 2)发音时口形随后面的元音而变化。 3)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18、/ m /发音时1)双唇闭拢,软颚下垂,气流从鼻腔泄出。 2)在词尾时须略为延长,以防吞音。 3) / m /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19、/ n /发音时1)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阻碍,软颚下垂,气流从鼻腔泄出。 2)在词尾时须略为延长,以防吞音。 3)/ n /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20、/ N /发音时1)舌位与发/ k /,/ g /音相同,但软颚下垂,堵住口腔通道,气流从鼻腔泄出。 2)/ N /是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21、/ l /(1个)舌侧音虽只有一个,但分成清晰/ l /和含糊/ l /两种发音。 清晰/ l /出现在元音前面加letter,little,light等。 发音时舌前向硬颚抬起。 含糊/ l /出现在辅音前节词尾如:belt,small,apple,table等。 发音时,舌前下陷,舌后上抬,舌面引成凹槽。 含糊/ l /发音响亮和元音一样可以延长。 22、 r /(1个)发音时1)舌尖向上龈后部卷起,舌前部下陷,略成凹形,舌身两侧收拢,双唇略突出,气流由舌面与硬颚间泄出。 2)/r /是摩擦音可以延长,而发音器官位置不变。 23、/j /发音时1)舌前部向硬颚尽量抬起,双唇向两旁伸展成扁平形。 2)发音时声带振动。 24、/ w /发音时1) 舌后部向软颚抬起,双唇收得很圆很小,并向前突出。 2) 发音时声带振动。 3) 音一经发出,立即向后面的元音滑动。
参考网址:这个可以发声。
拼音怎么读音 汉语拼音发音方法详解
汉语拼音的发音方法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观察。 1.看阻碍的方式。 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发声母时,阻碍形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成阻-一阻碍开始形成,(2)持阻一一阻碍持续,(3)除阻-一阻碍解除。 )可以把普通话声母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 (1)塞音(b、p、d、t、g、k)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2)擦音(f、h、×、sh、r、s)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3)塞擦音(j、q、zh、ch、z、c)发音时,发音部位先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先破裂,后摩擦,结合成一个音。 就是说塞擦音的前一半是塞音,后一半是擦音,前后两半结合紧密,成为一个语音单位,是一个辅音,并不是两个辅音的复合(《汉语拼音方案》用两个字母标记的塞擦音zh、ch和擦音sh,它们都是一个音,不是复辅音)。 (4)鼻音(m、n)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音(作韵尾的鼻音还有ng,普通话中不作声母,汉语方言中有ng声母)。 (5)边音(l)发音时,舌尖与上齿跟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 2.看声带是否颤动。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又叫带音;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又叫不带音。 浊音共有m、n、l、r四个,其余声母都是清音。 辨别清音和浊音,可以捂着耳朵把清浊音连着念,例如sh、r、sh、r、sh、r或f、v、f、v、f、v......。 “清音和“浊音”是沿用的音韵学术语。 清音有“全清次清”之分。 “全清”是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擦音(b、d、g、j、zh、z、f、h、×、sh、s);“次清”是指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和塞擦音(p、t、k、q、ch、c)。 浊音分“全浊、次浊”,“全浊”是指带音的塞音、塞擦音、擦音(r);“次浊”是指鼻音、边音、半元音。 (m、n、l、ng、y、w)3.看气流的强弱。 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校强的叫送气音,共有p、t、k、q、ch、c等六个;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的叫不送气音,共有b、d、g、j、zh、z等六个。 韵母分为单韵母、复元音韵母和鼻音尾韵母三种:单韵母中a、o、e、ê、i、u、ü都是舌面元音,-i[¹](前i)和-i[ι](后i)是舌尖元音,er是卷舌元音。 后三个韵母不属舌面元音,可统称为“特殊元音韵母”。 复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是从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快速向另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过渡,舌位的高低前后、口腔的开闭、唇形的圆展,都是逐渐变动的,不是突变的、跳动的,中间应该有一串过渡音,同时气流不中断,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发的音围绕一个中心,形成一个整体。 鼻音尾韵母的发音要点有二:第一,元音同后面的鼻辅音不是生硬地拼合在一起,而是由元音的发音状态向鼻辅音过渡,鼻音色彩逐渐增加,最后,发音部位闭塞,形成鼻辅音。 第二,鼻辅音韵尾发音时,除阻阶段不发音,即发“唯闭音”。 所谓“唯闭音”,是指辅音发音的三个阶段中,持阻期发音,除阻期不发音形成的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