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如何使用HTTPS构建安全的Web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愈发引人关注。
为了保证数据的传输安全和隐私保护,越来越多的Web应用开始采用HTTPS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掌握如何使用HTTPS构建安全的Web应用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本文将对HTTPS协议及其实际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HTTPS协议简介
HTTPS,全称为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Layer,即安全套接字层上的超文本传输协议。
它是在HTTP协议的基础上,通过SSL/TLS协议进行数据加密传输的安全协议。
其主要作用包括数据加密、信息完整性校验等,能够确保数据的传输安全,防止数据被篡改或窃取。
二、HTTPS协议的工作原理
HTTPS协议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客户端发起请求: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请求建立SSL/TLS连接。
2. 服务器响应并发送证书: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向客户端发送自己的公钥证书。公钥证书由可信任的第三方机构(如证书颁发机构CA)颁发,用于验证服务器的身份。
3. 客户端验证证书:客户端收到公钥证书后,验证证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如果证书验证通过,则继续建立连接;否则,断开连接。
4. 双方协商加密算法:客户端和服务器根据证书中的公钥和双方支持的加密算法,协商出一个共同的加密算法。
5. 建立安全连接:双方使用协商好的加密算法生成对称密钥,并使用服务器的公钥进行加密传输。此后,所有数据都将通过这个对称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三、如何使用HTTPS构建安全的Web应用
1. 获取SSL证书:为了使用HTTPS协议,首先需要为Web应用获取SSL证书。可以选择购买商业证书或由可信任的第三方机构免费颁发的证书。
2. 配置服务器:在服务器上安装SSL证书,并配置服务器以支持HTTPS协议。具体配置方法因服务器软件而异。
3. 开发安全的Web应用:在开发Web应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数据安全:
(1)使用HTTPS协议传输数据:确保所有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都通过HTTPS协议进行。
(2)合理设计用户权限:为不同用户角色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避免越权访问和数据泄露。
(3)输入验证与过滤: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防止恶意输入和跨站脚本攻击(XSS)。
(4)防止SQL注入攻击:使用参数化查询或ORM框架,避免直接将用户输入拼接到SQL语句中,以防止SQL注入攻击。
(5)保护用户密码安全: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存储,并使用强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同时,确保密码重置和找回密码的功能安全可靠。
4. 测试与监控:在部署Web应用后,进行安全性测试,包括渗透测试、压力测试等,确保Web应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对Web应用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
5. 持续关注安全动态:网络安全形势不断变化,开发者需要持续关注最新的安全动态和漏洞信息,及时修复Web应用中的安全漏洞,以保持Web应用的安全性。
四、结语
掌握如何使用HTTPS构建安全的Web应用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通过了解HTTPS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开发者可以更好地保障Web应用的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
在实际开发中,开发者应遵循安全原则,不断学习和关注最新的安全动态,以提高Web应用的安全性。
docker在web开发中得使用流程是怎样的
设想一个如下场景:我们需要一个webapp,其功能是用户注册并将注册信息插入到数据库,环境为Ubuntu+Tomcat+Mysql,怎么做?不使用Docker的话,我们通常会这样做,以Ubuntu为操作系统,然后安装Tomcat和MySQL,最后把app部署上就可以了。 那么使用Docker会怎么做呢,在这个场景下,可以有两种方式:1.仍然以Ubuntu为操作系统,然后构建一个安装有MySQL和Tomcat的Docker镜像,并把app部署到其中,最后启动Docker镜像就可以了。 看起来好像和不使用Docker基本相同,甚至还要麻烦一些,是这样吗?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2.第二种方式则体现了Docker的每个容器只做一件事情的思想,我们构建两个镜像,一个仅安装Tomcat并部署我们的app,另一个仅安装MySQL,然后启动这两个镜像,得到两个容器,再利用Docker的容器互联技术将二者连接(Docker的容器是通过http连接的)。
HTTPS和HTTP的区别
在URL前加 https:// 前缀表明是用SSL加密的。 你的电脑与服务器之间收发的信息传输将更加安全。 Web服务器启用SSL需要获得一个服务器证书并将该证书与要使用SSL的服务器绑定。 http和https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连接方式,用的端口也不一样,前者是80,后者是443。 http的连接很简单,是无状态的,... HTTPS协议是由SSL+HTTP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要比http协议安全
谈谈对公钥密码的理解
https其实就是建构在SSL/TLS之上的 http协议,所以要比较https比http多用多少服务器资源,主要看SSL/TLS本身消耗多少服务器资源。 http使用TCP 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需要交换3个包,https除了 TCP 的三个包,还要加上 ssl握手需要的9个包,所以一共是12个包。 http 建立连接,按照下面链接中针对Computer Science House的测试,是114毫秒;https建立连接,耗费436毫秒。 ssl 部分花费322毫秒,包括网络延时和ssl 本身加解密的开销(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信息确定是否需要生成新的主密钥;服务器回复该主密钥,并返回给客户端一个用主密钥认证的信息;服务器向客户端请求数字签名和公开密钥)。 SSL handshake latency and HTTPS optimizations. :: 当SSL 连接建立后,之后的加密方式就变成了3DES等对于 CPU 负荷较轻的对称加密方式。 相对前面 SSL 建立连接时的非对称加密方式,对称加密方式对 CPU 的负荷基本可以忽略不记,所以问题就来了,如果频繁的重建 ssl 的session,对于服务器性能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尽管打开https 保活可以缓解单个连接的性能问题,但是对于并发访问用户数极多的大型网站,基于负荷分担的独立的SSL termination proxy就显得必不可少了,Web 服务放在SSL termination proxy之后。 SSL termination proxy既可以是基于硬件的,譬如F5;也可以是基于软件的,譬如维基百科用到的就是 Nginx。 那采用 https 后,到底会多用多少服务器资源,2010年1月 Gmail切换到完全使用 https, 前端处理 SSL 机器的CPU 负荷增加不超过1%,每个连接的内存消耗少于20KB,网络流量增加少于2%。 由于 Gmail 应该是使用N台服务器分布式处理,所以CPU 负荷的数据并不具有太多的参考意义,每个连接内存消耗和网络流量数据有参考意义。 这篇文章中还列出了单核每秒大概处理1500次握手(针对1024-bit 的 RSA),这个数据很有参考意义Heartbleed这个被称作史上最大的网络安全漏洞,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闻,Heartbleed之所以能够出现,其实和我们这个问题关系还不小,前面我们谈到了频繁重建 SSL/TLS的session对于服务器影响是致命的,所以聪明的RFC 在2012年提出了 RFC6520 TLS 的心跳扩展。 这个协议本身是简单和完美的,通过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来回发送心跳的请求和应答,保活 TLS session,减少重建 TLS的session的性能开销。 令人遗憾的是,openssl 在实现这个心跳扩展时,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没有对收到的心跳请求进行长度检查,直接根据心跳请求长度拷贝数据区,导致简单的心跳应答中可能包含了服务器端的核心数据区内容,用户名,密码,信用卡信息,甚至服务器的私有密钥都有可能泄露。 心因为心跳保活的这个 BUG 在滴血,这个名字起的极度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