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带你轻松掌握各种进制
在计算机科学和数字电子领域,进制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常见的进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
掌握这些进制的转换和特点是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基础。
本文将带你轻松学会各种进制,深入了解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一、二进制
二进制是计算机内部使用最为广泛的数字系统,它只有两位数字:0和1。
二进制数的特点是从右到左,每位的权重是2的幂次方。
例如,二进制数101表示的数等于1乘以2的2次方加上0乘以2的1次方再加上1乘以2的0次方,即5。
二进制的优点在于它易于进行逻辑运算,计算机内部的逻辑电路非常适合处理二进制数。
同时,二进制数的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在计算机内部,所有的信息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处理的。
二、八进制
八进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数字系统,它有八位数字:0到7。
八进制数的表示方法是在数字后面加上字母O。
例如,八进制数72O表示的十进制数为46。
在计算机中,八进制常用于表示内存地址和文件大小等信息。
八进制也常用于某些特定领域的计算,如工程学和物理学等。
掌握八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是理解其他进制的基础。
三、十进制
十进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数字系统,它有十个数字:0到9。
十进制数的特点是每位的权重是以10的幂次方递增的。
例如,十进制数53表示的数等于5乘以10的1次方加上3乘以10的零次方。
在计算机中,虽然大多数信息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处理的,但用户与计算机交互时使用的数据通常是十进制的。
因此,了解十进制与其他进制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
四、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是计算机中另一种重要的数字系统,它有十六位数字:0到9以及A到F(A代表十进制的10,B代表十进制的11,以此类推)。
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是在数字后面加上字母H。
例如,十六进制数AFH表示的十进制数为175。
在计算机中,十六进制常用于表示内存地址和颜色编码等信息。
十六进制也常用于某些特定的数学和科学计算中。
掌握十六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是理解计算机内部运作的关键。
十六进制与二进制的对应关系非常直观,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四位二进制数。
这使得十六进制在表示计算机中的信息时具有很高的效率。
同时,十六进制也易于阅读和记忆。
在进行计算机编程和网络配置时,熟练掌握十六进制是非常必要的。
掌握各种进制的转换方法对于理解和运用它们至关重要。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转换方法:
1.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通过权值计算进行转换。将二进制数每位上的数字乘以对应的权值(2的幂次方),然后将结果相加即可得到十进制数。反之,将十进制数按照二进制数的规则逐步除以2并记录下余数,即可得到二进制数。
2. 八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与二进制类似,通过权值计算进行转换。将八进制数每位上的数字乘以对应的权值(8的幂次方),然后将结果相加即可得到十进制数。反之亦然。
3. 十六进制与十进制及二进制的转换:十六进制与二进制的对应关系非常直观,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四位二进制数。因此,可以通过拆分和组合的方式进行转换。同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也可以通过权值计算进行。掌握这些转换方法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灵活使用各种进制。掌握各种进制是计算机科学和数字电子领域的基础技能。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轻松学会各种进制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并熟练掌握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进制进行运算和表示信息,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各种进制有什么关系?怎样互化?
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2进制,用两个阿拉伯数字:0、1; 8进制,用八个阿拉伯数字:0、1、2、3、4、5、6、7; 10进制,用十个阿拉伯数字:0到9; 16进制,用十六个阿拉伯数字……等等,阿拉伯人或说是印度人,只发明了10个数字啊?16进制就是逢16进1,但我们只有0~9这十个数字,所以我们用A,B,C,D,E,F这五个字母来分别表示10,11,12,13,14,15。 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十六进制数的第0位的权值为16的0次方,第1位的权值为16的1次方,第2位的权值为16的2次方…… 所以,在第N(N从0开始)位上,如果是是数 X (X 大于等于0,并且X小于等于 15,即:F)表示的大小为 X * 16的N次方。 假设有一个十六进数 2AF5, 那么如何换算成10进制呢?用竖式计算:2AF5换算成10进制:第0位: 5 * 16^0 = 5 第1位: F * 16^1 = 240 第2位: A * 16^2 = 2560 第3位: 2 * 16^3 = 8192 + ------------------------------------- 直接计算就是: 5 * 16^0 + F * 16^1 + A * 16^2 + 2 * 16^3 = (别忘了,在上面的计算中,A表示10,而F表示15)现在可以看出,所有进制换算成10进制,关键在于各自的权值不同。 假设有人问你,十进数 1234 为什么是 一千二百三十四?你尽可以给他这么一个算式: 1234 = 1 * 10^3 + 2 * 10^2 + 3 * 10^1 + 4 * 10^06.2.6 十六进制数的表达方法 如果不使用特殊的书写形式,16进制数也会和10进制相混。 随便一个数:9876,就看不出它是16进制或10进制。 C,C++规定,16进制数必须以 0x开头。 比如 0x1表示一个16进制数。 而1则表示一个十进制。 另外如:0xff,0xFF,0X102A,等等。 其中的x也也不区分大小写。 (注意:0x中的0是数字0,而不是字母O) 以下是一些用法示例:int a = 0x100F; int b = 0x70 + a;至此,我们学完了所有进制:10进制,8进制,16进制数的表达方式。 最后一点很重要,C/C++中,10进制数有正负之分,比如12表示正12,而-12表示负12,;但8进制和16进制只能用达无符号的正整数,如果你在代码中里:-078,或者写:-0xF2,C,C++并不把它当成一个负数。 6.2.7 十六进制数在转义符中的使用转义符也可以接一个16进制数来表示一个字符。 如在6.2.4小节中说的 ? 字符,可以有以下表达方式:? //直接输入字符 \77 //用八进制,此时可以省略开头的0 \0x3F //用十六进制同样,这一小节只用于了解。 除了空字符用八进制数 \0 表示以外,我们很少用后两种方法表示一个字符。 6.3 十进制数转换到二、八、十六进制数 6.3.1 10进制数转换为2进制数给你一个十进制,比如:6,如果将它转换成二进制数呢?10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这是一个连续除2的过程: 把要转换的数,除以2,得到商和余数, 将商继续除以2,直到商为0。 最后将所有余数倒序排列,得到数就是转换结果。 听起来有些糊涂?我们结合例子来说明。 比如要转换6为二进制数。 “把要转换的数,除以2,得到商和余数”。 那么: 要转换的数是6, 6 ÷ 2,得到商是3,余数是0。 (不要告诉我你不会计算6÷3!) “将商继续除以2,直到商为0……” 现在商是3,还不是0,所以继续除以2。 那就: 3 ÷ 2, 得到商是1,余数是1。 “将商继续除以2,直到商为0……” 现在商是1,还不是0,所以继续除以2。 那就: 1 ÷ 2, 得到商是0,余数是1 (拿笔纸算一下,1÷2是不是商0余1!)“将商继续除以2,直到商为0……最后将所有余数倒序排列” 好极!现在商已经是0。 我们三次计算依次得到余数分别是:0、1、1,将所有余数倒序排列,那就是:110了!6转换成二进制,结果是110。 把上面的一段改成用表格来表示,则为: 被除数 计算过程 商 余数 6 6/2 3 0 3 3/2 1 1 1 1/2 0 1 (在计算机中,÷用 / 来表示)如果是在考试时,我们要画这样表还是有点费时间,所更常见的换算过程是使用下图的连除: (图:1) 请大家对照图,表,及文字说明,并且自已拿笔计算一遍如何将6转换为二进制数。 说了半天,我们的转换结果对吗?二进制数110是6吗?你已经学会如何将二进制数转换成10进制数了,所以请现在就计算一下110换成10进制是否就是6。 6.3.2 10进制数转换为8、16进制数非常开心,10进制数转换成8进制的方法,和转换为2进制的方法类似,惟一变化:除数由2变成8。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水平
随着“大语文”观念的渐行渐盛和中高考语文阅读分析题目量的不断加大,如何提高学生解答阅读分析题的效益,已经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实践课题。 本人以为,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也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反复阅读选文 平时讲解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要预习、阅读课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要答阅读分析题,自然也不例外,读是基础。 何况现在的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或注重思辨、启迪学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开拓学生视野,或寓理于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有的还代表着新的文化观念等,这些材料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浏览、细读、品读是必不可少的。 浏览,即引导学生学会快速阅读包括标题和检测题在内的所有文字资料。 通过浏览,大体知晓材料的内容和命题的方向,形成初步印象。 细读,即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检测题细细阅读选文,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写作思路、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做到重点明确、胸有全局。 品读,就是要求学生带着对材料的初步理解,首先重点品读检测题的题干,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在有所思考的基础上再读选文,同时对那些答题要求较高的题目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关注。 二、抓住文体特征 阅读是解答题目的前提,要答好题,如果仅是读懂选文,而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不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可能也会无从下手。 各类文体的特征就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因为许多阅读材料一般都有较明显的文体特征,只有掌握各类文体的基础知识,答题才容易“上路子”。 例如,记叙文常涉及的是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线索、叙述的方式、表达的方式等;说明文常考的是说明方式、说明顺序、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等;议论文则侧重对议论文的三要素考查,如文章的论点、论据的类型、论证的方法等。 这些都涉及到相应文体的基本概念,有共性的内容。 如果学生对选文的文体类型辨别无误,基本概念认识清晰,那么答题时就不会张冠李戴,这样基本分就不会丢失了。 三、准确把握材料 每篇选文都是有血有肉的。 但是阅读过程中,如不能很快地抓住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而被一些具体琐碎的材料遮住视线,答题就会吃力不讨好。 怎样很快地抓住文章的主干和灵魂呢?大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1、抓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晓了三分之一。 有些文章题目交代了文章的文体或写作的方向,抓住了题目,答题一般就不致于产生太大的偏差。 2、抓住中心句。 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题目的阐释和延伸。 抓住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认识就会更准确更具体。 3、抓议论、抒情句。 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之所在。 因此,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 四、区别题型作答 读懂文章、明辨文体及基本概念,其目的还在于运用,在于答题。 学会区分不同题型,巧妙处理也很重要。 1、选择题。 通常采用排除法。 阅读分析题的内容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内容,有时对课内知识也多有勾连考查。 因此对课内掌握的知识如能或排除或选择,就无形中降低了知识的选择难度。 2、延伸题。 如根据有关内容默写名句等,对此要避难就易,写自己最有把握的答案。 否则容易吃力不讨好。 3、基本概念题。 要做到抓住语段的主要内容来答题,不能捡芝麻,丢西瓜,更不能一页障目,不见森林。 4、综合分析题。 对于这类题,则要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扣住命题内容解答,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答非所问。 这类题往往是最能见学生语文能力高下的题,答题应努力做到: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一般不超过30字;句子要通顺,语言表达没有漏洞,符合逻辑推理;要围绕文章内容,突出重点,不能信马由缰,胡乱扯谈。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不仅要求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多作知识迁移训练;还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同时掌握答题技巧、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资料: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一提到如何提高阅读水平,人们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读。 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 但,读也要讲求质量。 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水平。 不少学生感到委屈,自己读了不少文章,学了不少所谓技巧,可阅读水平老提不高。 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也对如何上好阅读课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在阅读课上应当讲些什么。 如果仅仅是把文章翻译过来,那就成了翻译课。 如一味讲技巧,一则阅读本身并无太多技巧可循,二则易把学生引向投机取巧的歧途。 阅读到底该如何学习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我们的母语学习谈起。 我们在小学就把常用的汉字基本学完了,可我们初、高中还得学习语文。 那我们在中学语文课上学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还一时不好回答。 但至少敢肯定,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提高了。 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母语水平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 学习母语如此,学习英语也是如此。 我们在掌握基本语言后,必须学会脱离语言本身,我们首先要理解文章整体而非个别词句。 文章的体裁、内容可能千差万别,但文章是人写出来的,那就必定有一定逻辑。 词句都不过是表象,而把握作者的意图才是解题之关键。 四六级考试都在向能力测试转变,我们也必须摈弃单纯强调应试技巧的老路。 要想快速扎实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养成二次阅读习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很多书上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唯一可做就是对答案,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 第一遍读文章时,我们应当模拟考试的紧张气氛,尽量高质快速。 但,对完答案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再次阅读文章。 第二次阅读文章我们的目的不在是获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图。 我们必须带着思考再次阅读文章,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如果自己写同样题目或题材的文章,会采取何种文章布局?如我们自己设想的布局与作者不同,那么具体不同之处在何处?这篇文章与以前读过的同体裁文章相比,有何特点?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训练不就成了精读课了吗?如果时间允许,二次阅读成了精读,又有何不可?讲求速度的范读是应试而用,要想真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还非精读不可。 文章的是永远读不完的,如果想着去读200篇各种模拟阅读题,倒不如踏踏实实读50篇历年真题。 另外,地道的文章分析多了,对自己写文章布局谋篇也不无好处。 二.自己学写长句,克服长难句障碍 几乎每一篇阅读,总有一两句长难句。 有许多同学这样分析那样分析,可就分析不出什么名堂。 听力好的同学不一定发音好,可发音好的同学一定听力好。 同样,能写出长难句的人当然不会怕什么长难句。 同学们应当做的是找一本好的语法书,认认真真学习句子结构那部分。 英语的句子主干往往并不复杂,只是其粘着修饰成分过多。 我们一开始应当学会如何写出简单的基本句型,然后再通过附加各种从句、插入语、非谓语形式,来逐步扩充句子结构。 分析长难句与扩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必须一步步“砍”去插入语、各种从句、非谓语形式,来获得句子主干。 所以只要“欲简之必先扩之”,我们与其寻求各种长难句分析法,不如先学会自己写长句。 三.文章归类阅读,考前复习有奇效 阅读文章成千上万,如何从有限中把握规律才是关键。 阅读文章总是按照每套试题四篇文章分布,于是众多学子也就按部就班。 可是如果我们把自己读过的所有文章按照主题分类,比如分为校园类、医学类、家庭类、环境类等等,到了考前,再按类别复习这些文章,我们不仅能系统掌握某一类别文章常用的词汇,也能把握该类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出题规律。 最好的方法是,我们一开始就制定分类标准,每做完一篇文章就在其标题后或首句前注明文章的类别,这样到了考前,归纳起来就容易多了。 以上是就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些浅见陋识,权当诸君笑资谈助。 惟信:考试多变化,惟能者胜出。
2014考研数学如何制定学习进度表呢?
学习内容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基础阶段的复习,上一段时间主要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以及解题的基本方法的学习,夯实了基础,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强化提高阶段复习,强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由基础的考点到题型的归纳总结,对解题技巧、解题方法进行专项训练,是成绩提高的最关键阶段。 七月到九月恰逢暑假,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完成两个学习任务:一是听好暑期强化课程,二是学好《数学复习全书》。 暑期强化班课程重点突出,重方法重技巧,建议同学们在听课后一定要多思考,注意归纳总结,并且高等数学多做题,将老师教授的解题思路转化为自己的本领;《数学复习全书》这本经典的复习用书是本阶段的最佳复习用书。 为此现在为大家制定7-9月的学习计划,针对《数学复习全书》的详细使用规划,目的是在强化阶段巩固考点,拓宽解题思路,提高解题速度,达到更好的应试效果! 学习内容 复习 范围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高 数 第 一 章 (4天) P1-13 一、极限的概念与性质 二、极限存在性的判别 三、求极限的方法 例1-例17 P14-25 四、无穷小及其比较 五、函数的连续性及其判断 六、连续函数的性质 题型一-题型五 例18-例30 P25-31 题型六-题型十二 例31-例41 P32-34 题型训练 学习内容 复习 范围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高 数 第 二 章 (3天) P35-50 一、一元函数的导数与微分 二、按定义求导数及其适用的情形 三、基本初等函数导数表,导数四则运算法则与复合函数微分法则 四、初等函数的求导法五、复合函数求导法的应用 六、分段函数的求导计算机考研法 七、高阶导数及n阶导数的求法八、一元函数微分学的简单应用 例1-例22 P51-60 题型一-题型八 例23-例41 P61-62 题型训练 学习内容 复习 范围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高 数 第 三 章 (4天) P63-84 一、一元函数积分的概念、性质、基本定理 二、积分表与积分法则三、几种特殊类型函数的积分法 例1-例19 P84-104 四、积分计算技巧五、反常积分 六、积分学应用的基本方法 七、一元函数积分学的几何应用 八、一元函数积分学的物理应用 题型一-题型六 例20-例40 P105-120 题型七-题型十六 例41-例71 P121-124 题型训练 学习内容 复习 范围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高 数 第 四 章 (3天) P125-142 一、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二、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态 三、一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题型一–题型四 例1-例22 P142-156 题型五– 题型七 例23-例47 P156-159 题型训练 学习内容 复习 范围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高 数 第 五 章 (2天) P160-171 一、带皮亚诺余项与拉格朗日余项的n阶泰勒公式 二、泰勒公式的求法 三、泰勒公式的若干应用题型一-题型四 例1-例16 P171 题型训练 学习内容 复习 范围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高 数 第 六 章 (2天) P172-191 一、基本概念 二、一阶微分方程 三、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 四、含变限积分的微分方程 五、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性质与结构 六、二阶和某些高阶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七、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八、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题型一-题型十一 例1-例24 P192-193 题型训练 学习内容 复习 范围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高 数 第 七 章 (1天) P194-211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二、向量的概念三、向量的运算四、平面方程直线方程 五、平面直线之间相互关系与距离公式六、旋转面与柱面方程,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七、空间曲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 题型一-题型六 题型训练 例1-例22 学习内容 复习 范围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高 数 第 八 章 (4天) P213-223 一、多元函数的概念、极限与连续性 二、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 三、多元函数的微分法则 例1-例7 P223-234 四、复合函数求导法则的教育学考研辅 导应用 五、复合函数求导法则的其他应用 六、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 七、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八、方向导数与梯度九、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 例8-例16 P234-244 题型一-题型七 例17-例33 P245-247 题型训练 学习内容 复习 范围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高 数 第 九 章 (5天) P248-264 一、多元函数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二、在直角坐标系中化多元函数的积分为定积分三、重积分的变量替换 例1-例13 P264-279 四、如何应用多元函数积分的计算公式及简化运算五、多元函数积分学的几何应用六、多元函数积分学的物理应用 例14-例34 P280-290 题型一-题型六 例35-例54 P291-303 题型七-题型十二 例55-例72 P304-306 题型训练 学习内容 复习 范围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高 数 第 十 章 (3天) P307-321 一、多元函数积分学中的基本公式二、向量场的通量与散度,环流量与旋度 三、格林公式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的一个应用四、平面上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问题及微分式的原函数问题 例1-例13 P322-330 题型一-题型四 例14-例25 P331-332 题型训练 学习内容 复习 范围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高 数 第 十一 章 (3天) P333-353 一、常数项级数 二、幂级数 三、傅里叶级数 题型一 例1-例15 P353-364 题型二-题型八 例16-例30 P365-366 题型训练 复习 范围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