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人攻击风险 (中间人攻击风险分析)


中间人攻击风险分析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中间人攻击(Man-in-the-Middle Attack,MITM)作为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给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网络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分析中间人攻击的风险,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原理、影响及防范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二、中间人攻击原理

中间人攻击是指攻击者在两个通信主体之间扮演中间人的角色,通过拦截、篡改或窃取通信数据,达到非法目的的一种网络攻击方式。
这种攻击方式之所以得名“中间人”,是因为攻击者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了一条隐蔽的通信通道,使得攻击者能够轻松获取或篡改双方的通信内容。

中间人攻击的具体实施方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DNS欺骗:攻击者冒充DNS服务器,向用户返回恶意网站的IP地址,引导用户访问恶意网站。
2. HTTPS劫持:攻击者在用户访问网站时,通过拦截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数据,窃取用户信息或篡改网页内容。
3. WiFi钓鱼:攻击者通过设置虚假的WiFi热点,诱使用户连接,从而窃取用户信息或执行恶意代码。

三、中间人攻击风险分析

中间人攻击对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网络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以下是具体风险分析:

1. 个人风险:个人用户在上网过程中可能面临隐私泄露、账号被盗用等风险。例如,攻击者可以通过中间人攻击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导致用户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2. 企业风险:企业在进行网络通信时,可能面临商业秘密泄露、业务中断等风险。攻击者可以通过中间人攻击窃取企业的商业机密,破坏企业的正常运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国家风险:在国家层面,中间人攻击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例如,攻击者可以通过中间人攻击渗透进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的内部网络,窃取国家机密信息,破坏国家基础设施,威胁国家安全。

四、防范中间人攻击的措施

为了降低中间人攻击的风险,个人、企业和社会应采取以下措施:

1.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个人和企业应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了解中间人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措施,避免在上网过程中泄露个人信息和账号密码。
2. 使用安全网络:尽量避免使用未加密的WiFi网络,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进行通信。
3. 使用安全软件: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软件,保护计算机免受恶意软件的侵袭。
4. 加密通信:在使用网络通信时,尽量使用HTTPS、SSL等加密技术,保护通信内容不被窃取或篡改。
5. 定期更新软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浏览器、插件等软件的最新版本,以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6. 强化身份验证:对于重要账号(如银行账号、邮箱账号等),应设置复杂密码,并启用多因素身份验证,提高账号的安全性。
7. 企业应采取的措施:除了上述措施外,企业还应建立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检测和修复工作。
8. 社会应加强监管:政府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网络安全法律的执行力度。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五、结论

中间人攻击作为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对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网络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水平,降低中间人攻击的风险,个人、企业和社会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工作。
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网络安全法律的执行力度,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密码学中,什么叫中间相会攻击?

也就是MITM攻击,是一种“间接”的入侵攻击, 这种攻击模式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受入侵者控制的一台计算机虚拟放置在网络连接中的两台通信计算机之间,这台计算机就称为“中间人”。 然后入侵者把这台计算机模拟一台或两台原始计算机,使“中间人”能够与原始计算机建立活动连接并允许其读取或篡改传递的信息,然而两个原始计算机用户却认为他们是在互相通信,因而这种攻击方式并不很容易被发现。 所以中间人攻击很早就成为了黑客常用的一种古老的攻击手段,并且一直到今天还具有极大的扩展空间。 在网络安全方面 ,MITM攻击的使用是很广泛的,曾经猖獗一时的SMB会话劫持、DNS欺骗等技术都是典型的MITM攻击手段。 如今,在黑客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情况下时,MITM攻击成为对网银、网游、网上交易等最有威胁并且最具破坏性的一种攻击方式。 中间人攻击示意图; 1、信息篡改 当主机A、和机B通信时,都由主机C来为其“转发”,如图一,而A、B之间并没有真正意思上的直接通信,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同C作为中介来完成,但是A、B却不会意识到,而以为它们之间是在直接通信。 这样攻击主机在中间成为了一个转发器,C可以不仅窃听A、B的通信还可以对信息进行篡改再传给对方,C便可以将恶意信息传递给A、B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2、信息窃取 当A、B通信时,C不主动去为其“转发”,只是把他们的传输的数据备份,以获取用户网络的活动,包括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这是被动攻击也是非常难被发现的。 实施中间人攻击时,攻击者常考虑的方式是ARP欺骗或DNS欺骗等,将会话双方的通讯流暗中改变,而这种改变对于会话双方来说是完全透明的。 以常见的DNS欺骗为例,目标将其DNS请求发送到攻击者这里,然后攻击者伪造DNS响应,将正确的IP地址替换为其他IP,之后你就登陆了这个攻击者指定的IP,而攻击者早就在这个IP中安排好了一个伪造的网站如某银行网站,从而骗取用户输入他们想得到的信息,如银行账号及密码等,这可以看作一种网络钓鱼攻击的一种方式。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要防范DNS劫持应该注意不点击不明的连接、不去来历不明的网站、不要在小网站进行网上交易,最重要的一点是记清你想去网站的域名,当然,你还可以把你常去的一些涉及到机密信息提交的网站的IP地址记下来,需要时直接输入IP地址登录。 要防范MITM攻击,我们可以将一些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传输,这样即使被“中间人”截取也难以破解,另外,有一些认证方式可以检测到MITM攻击。 比如设备或IP异常检测:如果用户以前从未使用某个设备或IP访问系统,则系统会采取措施。 还有设备或IP频率检测:如果单一的设备或IP同时访问大量的用户帐号,系统也会采取措施。 更有效防范MITM攻击的方法是进行带外认证,具体过程是:系统进行实时的自动电话回叫,将二次PIN码发送至SMS(短信网关),短信网关再转发给用户,用户收到后,再将二次PIN码发送到短信网关,以确认是否是真的用户。 带外认证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认证方式及认证渠道,它的好处是:所有的认证过程都不会被MITM攻击者接触到。 例如MITM是通过中间的假网站来截获敏感信息的,相关的“带外认证”就是指通过电话认证或短信认证等方式确认用户的真实性,而MITM攻击者却不能得到任何信息。 当然,这种方式麻烦些。 补充回答: 中间相遇攻击是生日攻击的一种变形,它不比较Hash值,而是比较链中的中间变量。 这种攻击主要适用于攻击具有分组链结构的Hash方案。 中间相遇攻击的基本原理为:将消息分成两部分,对伪造消息的第一部分从初试值开始逐步向中间阶段产生r1个变量;对伪造消息的第二部分从Hash结果开始逐步退回中间阶段产生r2个变量。 在中间阶段有一个匹配的概率与生日攻击成功的概率一样。 在修正分组攻击中,为了修正Hash结果并获得期望的值,伪造消息和一个分组级联。 这种攻击通常应用于最后一个组,因此也称为修正最后分组攻击。 差分分析是攻击分组密码的一种方法。 这种攻击也可用来攻击某些Hash算法。 针对Hash算法的一些弱点可对Hash算法进行攻击,可利用Hash算法的代数结构及其所使用的分组密码的弱点来攻击一些Hash方案。 例如针对DES的一些弱点(即互补性、弱密钥、密钥碰撞等)来攻击基于DES的Hash方案。

中间人攻击漏洞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ARP攻击,是针对以太网地址解析协议(ARP)的一种攻击技术。 此种攻击可让攻击者取得局域网上的数据封包甚至可篡改封包,且可让网络上特定计算机或所有计算机无法正常连接。 ARP攻击原理 ARP攻击就是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攻击者只要持续不断的发出伪造的ARP响应包就能更改目标主机ARP缓存中的IP-MAC条目,造成网络中断或中间人攻击。 ARP攻击主要是存在于局域网网络中,局域网中若有一台计算机感染ARP木马,则感染该ARP木马的系统将会试图通过“ARP欺骗”手段截获所在网络内其它计算机的通信信息,并因此造成网内其它计算机的通信故障。 某机器A要向主机B发送报文,会查询本地的ARP缓存表,找到B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后,就会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未找到,则广播A一个ARP请求报文(携带主机A的IP地址Ia——物理地址Pa),请求IP地址为Ib的主机B回答物理地址Pb。 网上所有主机包括B都收到ARP请求,但只有主机B识别自己的IP地址,于是向A主机发回一个ARP响应报文。 其中就包含有B的MAC地址,A接收到B的应答后,就会更新本地的ARP缓存。 接着使用这个MAC地址发送数据(由网卡附加MAC地址)。 因此,本地高速缓存的这个ARP表是本地网络流通的基础,而且这个缓存是动态的。 遭受ARP攻击后现象 ARP欺骗木马的中毒现象表现为:使用局域网时会突然掉线,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正常。 比如客户端状态频频变红,用户频繁断网,IE浏览器频繁出错,以及一些常用软件出现故障等。 如果局域网中是通过身份认证上网的,会突然出现可认证,但不能上网的现象(无法ping通网关),重启机器或在MS-DOS窗口下运行命令arp -d后,又可恢复上网。 ARP欺骗木马只需成功感染一台电脑,就可能导致整个局域网都无法上网,严重的甚至可能带来整个网络的瘫痪。 该木马发作时除了会导致同一局域网内的其他用户上网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外,还会窃取用户密码。 如盗取QQ密码、盗取各种网络游戏密码和账号去做金钱交易,盗窃网上银行账号来做非法交易活动等,这是木马的惯用伎俩,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基于ARP协议的这一工作特性,黑客向对方计算机不断发送有欺诈性质的ARP数据包,数据包内包含有与当前设备重复的Mac地址,使对方在回应报文时,由于简单的地址重复错误而导致不能进行正常的网络通信。 一般情况下,受到ARP攻击的计算机会出现两种现象: 1.不断弹出“本机的0-255段硬件地址与网络中的0-255段地址冲突”的对话框。 2.计算机不能正常上网,出现网络中断的症状。 因为这种攻击是利用ARP请求报文进行“欺骗”的,所以防火墙会误以为是正常的请求数据包,不予拦截。 因此普通的防火墙很难抵挡这种攻击。

请简要分析 android 应用中导致https中间人攻击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1. 没有对SSL证书进行校验;2. 没有对域名进行校验;3. 证书颁发机构(Certification Authority)被攻击导致私钥泄露等。 攻击者可通过中间人攻击,盗取账户密码明文、聊天内容、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以及信用卡支付信息等敏感信息,甚至通过中间人劫持将原有信息替换成恶意链接或恶意代码程序,以达到远程控制、恶意扣费等攻击意图。


收藏

什么是https连路由器? (什么是HTML)

揭秘医疗科技巨变与未来趋势:探索数字货币、芯片与虚拟现实的游戏力量!

评 论
请登录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