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全球知识的共享平台与在线百科全书
一、引言
维基百科作为全球最大的在线百科全书,一直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免费、准确、全面的知识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维基百科不断创新,为广大网友提供了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
本文将详细介绍维基百科的特点、发展历程、如何下载使用以及其在全球知识共享中的作用。
二、维基百科的特点
1. 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维基百科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历史、科学、文化、艺术、地理、生物等。其内容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维基百科还鼓励用户共同参与内容创作,使得知识库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2. 开放性与协作性
维基百科的开放性和协作性是其核心特点之一。任何用户都可以参与编辑、完善内容,共同为知识库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开放和协作的编辑模式,使得维基百科的内容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免费性与普及性
维基百科坚持为用户提供免费的知识服务,让知识普及到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用户都可以轻松访问和使用维基百科。
4. 跨语言性
为了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用户的需求,维基百科支持多种语言,使得全球知识得以共享。
三、维基百科的发展历程
维基百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1年,由拉里·萨默尔和吉米·威尔士共同创立。
起初,维基百科只是一个试验项目,旨在探索一种全新的百科全书创作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维基百科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百科全书。
如今,维基百科已经成为全球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为数亿用户提供知识服务。
四、如何下载与使用维基百科
1. 访问维基百科官网
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维基百科官网链接,访问维基百科平台。
2. 搜索所需知识
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即可找到相关词条。用户可以浏览词条的标题、摘要和正文,了解所需知识。
3. 下载维基百科内容
用户可以将感兴趣的词条内容下载到本地电脑或移动设备上进行查阅。下载方式包括网页保存、打印等。维基百科还提供了API接口和开发者工具,方便开发者将维基百科内容集成到其他应用中。
4. 参与编辑与贡献
用户还可以参与维基百科的编辑工作,为知识库贡献自己的力量。只需登录账号,即可对词条进行编辑、补充和完善。维基百科的开放性和协作性,使得每一个用户都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五、维基百科在全球知识共享中的作用
1. 促进知识普及
维基百科坚持为用户提供免费的知识服务,让知识普及到全球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学者、学生还是普通用户,都可以通过维基百科获取所需知识。
2. 推动知识创新
维基百科的开放性和协作性,鼓励用户共同参与内容创作,不断为知识库贡献新鲜血液。这种创新的编辑模式,推动了知识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3. 助力全球知识共享
维基百科支持多种语言,使得全球知识得以共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都可以通过维基百科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和科技发展现状,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
4. 提高公众素养
通过查阅和学习维基百科的内容,公众的素养得到提升。用户可以了解各种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和思考能力,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六、结语
维基百科作为全球知识的共享平台与在线百科全书,致力于为广大网友提供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
其开放、协作、免费的特性,使得维基百科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百科全书之一。
在未来,维基百科将继续发挥其在全球知识共享中的作用,为更多用户提供优质的知识服务。
维基百科是什么?
维基百科(英语:Wikipedia,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是一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 这个站点使用Wiki,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条目。 维基百科是一个基于wiki技术的多语言百科全书协作计划,也是一部用不同语言写成的网路百科全书,其目标及宗旨是为全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用他们所选择的语言来书写而成的,是一个动态的、可自由访问和编辑的全球知识体。 也被称作“人民的百科全书”。
什么是:WIKI
自从2001年创建以来,维基百科的英文版本不断扩充内容,现在已经包含48万个条目,而且已经有了许多其他语言版本。 维基百科也许是最有名的wiki,不过它不是第一个。 世界上第一个wiki是一个叫做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计算机编程网站,由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于1995年创建。 wiki都有edit this page 的链接,允许访问者对页面做出修改。 这个链接的存在是wiki区别于Web log和blog的地方,后两者允许读者发表针对性的评论来提供反馈信息,但是除了编辑自己发表的内容,不能修改其他任何东西。 blog可以用来建立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组成的社区。 而wiki在这个基础上更向前迈了一步,可以构建共识(consensus-building)。 想象一下:一组人坐在一块白板面前,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添加想法,做出修改,甚至擦掉一点东西,你就可以对wiki有了个大致的印象。 以当今快节奏的商业工作为例,远距离的人员之间良好的的交流沟通和想法共享(idea-sharing)将是企业的竞争优势。 访问wiki的要求只是因特网连接和一个Web浏览器,比其他一些协作应用程序和组件容易部署和使用。 通过让人们在wiki上共享信息页还可以减轻收件箱的负荷,减少协同工作人员之间的电子邮件发送数量。 由于维基百科的成功,关于wiki的讨论也越来越多,而这种媒体具有的集体性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 毫无疑问,wiki可以用于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应用中。 对于一些在企业内部网络中信息更新存在问题的公司来说,wiki使得雇员和客户能自己来做更新。 wiki也能帮助调整内部的开发项目,在这一领域中wiki已经开始有所作为了。 wiki也能被用来构建网上客户社区,用以提供建议和支持。 有的公司在对公众开放公司站点上也许还感到有些害怕,但是随着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的不断提升,作为回报,他们对公司的信任程度也将不断扩大。 理论上来说,没有人能控制,同时每个人都可以控制。 每个读者对wiki上的内容都拥有修改,添加和删除的权利,只要他感觉合适。 对一些组织来说,接受这种缺少集中控制的状态需要在观念上有比较大的改变。 wiki看起来像是一个进入无政府世界的邀请--对网上恶意破坏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随意的修改,甚至删除一些重要的内容--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 即时如此,对wiki的使用设定一些基本的规则还是必要的。 为了防止重要信息被修改或删除,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某些特定的页面进行保护,使其不可修改。 事实上,即使一个重要的页面已被删除或修改了,也不用担心。 wiki是一个网上信息数据库,每次对其进行的修改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是可恢复的。 有若干的开源软件包可以免费下载,包括TWiki。
WIKI是什么?
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点快点”的意思 。 在这 里WikiWiki指一种超文本系统。 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 也包括一 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 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 更改, 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为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 协作式写 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 系统为这 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 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 点,所以 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1995年沃德·坎宁安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建立了一个工具-波7afe59b9ee7ad特兰模式知识库 (Portla nd Pattern Repository)。 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Ward Cunningham创造了Wi ki的概念 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 这个系统是最早的Wiki系统。 从19 96年至20 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着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 种写作的 辅助工具,从而使Wiki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 同时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传播,出现 了许多类 似的网站和软件系统。 您现在访问的Wikipedi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Wiki系统,它是一个基于Wiki和GNU F DL的百科 全书网站系统。 该系统于2001年1月投入运行,2001年2月超过1,000条条目,2001年 7月超过 10,000条条目,目前(2003年1月)已经接近100,000条条目。 Wikipedia条目的迅速 增长说 明了Wikipedia系统的健壮,也说明了Wiki的概念是经得起验证的。 Wiki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Wiki概念自身,还是相关软件系统的特性,还都在热烈 的讨论中 ;所以怎样的一个站点才能称得上是一个Wiki系统还是有争议的。 与Wiki相关最近 出现的技 术还有blog,它们都降低了超文本写作和发布的难度。 这两者都与内容管理系统关 系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