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的差异:探究基本概念与工作的不同点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基本概念是构建某一学科或领域知识体系的基础元素,是对事物的初步理解和概括;而工作原理则是描述某一设备、系统或现象运作的内在机制。
本文将探讨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之间的区别,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二者的不同点。
二、基本概念的定义与特点
基本概念是对某一学科或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概括性描述,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元素。它具有以下特点:
1. 抽象性:基本概念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和概括,不受具体事物表象的束缚。
2. 稳定性:基本概念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内具有相对稳定的含义,不会随时间、地域等因素发生显著变化。
3. 指导性:基本概念对后续学习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为深入探讨某一领域提供基础。
三、工作原理的定义与特点
工作原理是描述某一设备、系统或现象运作的内在机制,即其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规律。它具有以下特点:
1. 具体性:工作原理涉及具体的设备、系统或现象,描述其运作的详细过程。
2. 操作性:工作原理往往涉及实际操作,如设备的操作流程、系统的运行步骤等。
3. 规律性:工作原理描述的是事物运作的内在规律,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
四、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的区别
1. 抽象与具体:基本概念具有抽象性,强调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而工作原理具有具体性,描述某一设备或系统的具体操作过程。
2. 知识与机制:基本概念是构建某一学科或领域知识体系的基础,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工作原理则揭示某一设备或系统的运作机制,强调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探究。
3. 静态与动态:基本概念主要关注事物的静态属性,是对事物的初步理解和概括;而工作原理则关注事物的动态变化过程,描述设备、系统或现象的运作过程。
4. 指导与操作:基本概念对后续学习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为深入探讨某一领域提供基础;而工作原理则涉及实际操作,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地使用设备或运行系统。
五、实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的区别,以计算机科学领域为例。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是一个基本概念,它是对数据存储和组织的抽象描述,具有抽象性和稳定性。
而计算机程序运行原理则是描述计算机如何执行程序的内在机制,涉及具体的硬件和软件部分,具有具体性和操作性。
这两个概念在计算机领域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明显存在区别。
六、结论
本文探讨了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之间的区别,从定义、特点、实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基本概念是对某一学科或领域的概括性描述,具有抽象性、稳定性和指导性;而工作原理则描述某一设备、系统或现象的运作机制,具有具体性、操作性和规律性。
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各领域的知识和理论,为深入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电路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以及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其为电路。 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为电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的总体。 电流流过的回路叫做电路。 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为电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的总体;电路处处连通叫做通路。 只有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通过。 电路某一处断开叫做断路或者开路。 电路某一部分的两端直接接通,使这部分的电压变成零,叫做短路。 电流流通的路径叫电路。 构成一个电路必须具备以下三种部件:●电源它是电路中供给电能的装置,也是产生和维持电流的源泉。 常用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和各种类型的发电机。 ●负载它是电路中耗用电能的装置,比如白炽灯泡、电炉、电动机等都是电路的负载。 ●连接导线通过导线把电源和负载连接成闭合回路。 电流只有在闭合回路中才能流通。 此外,在实际电路中还接入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部件。 如用以接通和断开电路的各种开关;用来测量电流、电压和耗电量的多种测量仪表;用以保护电源或电路不受过电流伤害的继电器和熔断器等。 1.2 电流在电路中电荷有规则的运动称为电流。 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称为恒稳电流,简称直流;大小和方向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用字母 A 表示。 1.3 电压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字母 V表示。 1.4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的电气设备、不同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和用户的电气设备所组成的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及用户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输电是从发电厂或发电中心向消费电能地区输送大量电力的主干渠道或不同电网之间互送大量电力的联网渠道。 配电是在消费电能地区之内将电力分配至用户的分配手段,并直接为用户服务。 输电设施包括输电线路、变电所、开关站等。 配电设施包括配电线路、配电变电所、配电变压器等。 输电主干线及其送端与受端的同一电压等级的电网,包括途中连接的同级电压电网,均属于输电网范围。 从输电网到用户之间,都属于配电网范围。 输电网与配电网,有时也分别称为输电系统与配电系统。 我国规定输电电压等级分为超高压(1100kV、750kV、500kV)、高压(330kV、220kV、110kV、35kV、10kV、6kV)、低压(380V/220V)。 配电电压分为高压配电电压(110kV~35kV)、中压配电电压(10kV)、低压配电电压(380V/220V)。
计算机三级的考试种类及介绍
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知识、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3、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掌握关系数据语言。 5、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具有数据库设计能力。 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 6、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用C语言编程,开发数据库应用(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 4、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3、树形结构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3、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算法。 4、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检索算法。 三、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类。 2、进程、线程、进程间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 4、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 四、数据库系统基本原理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2、数据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数据模型。 3、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操作和关系代数。 4、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5、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五、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用 1、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2、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4、数据库技术发展。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知识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一、笔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上机考试:60分钟,满分100分。 200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大纲中国教育在线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软件及 应用的基本知识 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 本知识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基 本工作原理 4、掌握Internet的基本应用知识 5、掌握组网,网络管 理与网络安全等计算机网络应用 的基础知识 6、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 7、掌握计算机操作并 具有c语言编程(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本知识 1、计算机系统组成 2、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应用领域 二、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 念,主要功能和分类 2、进程、线程、进程 间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的主要技术 4、典型操作系统的使 用 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数据通讯技术的定 义与分类 2、数据通讯技术基础 3、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4、广域网、局域网与 城域网的分类、特点与典型系统 5、网络互连技术与互连设备 四、局域应用技术 1、局域网分类与基本 工作原理 2、高速局域网 3、局域网组网方法 4、网络操作系统 5、结构化布线技术 五、Internet基础 1、Internet的基本结 构与主要服务 2、Internet通讯协议 ——TCP/IP 3、Internet接入方法 4、超文书、超媒体与Web浏览器 六、网络安全技术 1、信息安全的基本概 念 2、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3、网络安全策略 4、加密与认证技术 5、防火墙技术的基本 概念 七、网络应用:电子商 务 1、电子商务基本概念与系统结构 2、电子商务应用中的 关键技术 3、浏览器、电子邮件及Web服务器的 安全特性 4、Web站点内容的策划和推广 5、使用Internet进行 网上购物 八、网络技术发展 1、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 2、宽带网络技术 3、网络新技术 九、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 作 2、熟练掌握c语言程序 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法 一、笔试:120分钟 二、上机考试:60分钟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考试大纲 --------------------------------------------------------------------------------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2.熟悉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逻辑组成和物理结构。 4.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及其维护管理。 5.熟悉个人计算机常用的外部设备的性能、原理及结构。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计算机分类,PC机的组成与性能评测。 2.数值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整数的表示和运算,实数(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3.文字信息与文本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西文字符编码字符集(Unicode)。 4.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声音的类型,波形声音与合成声音,图像、图形的特点与区别, 图像、图形和视频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5.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和组成。 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 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因特网与IP地址,计算机局域网初步。 二、微处理器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微处理器的一般结构:寄存器组,寄存器管理,总线时序,工作模式以及类型提供配置。 微处理器的功能与结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寄存器组,工作模式及存储器管 理,中断管理,总线时序。 3.80X86系列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指令格式与编码,寻址方式,指令系统。 4.80X86宏汇编语言的数据、表达式和伪指令语句。 5.80X86宏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顺序、分支及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ROBBIOS中断调 用和DOS提供功能调用。 三、PC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 机的逻辑组成与物理结构:主板与芯片组,超级I/O芯片,主板BIOS等。 2.系统总线的功能与工作原理,ISA总线和PCI局部总线。 3.主存储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ROM和RAM,内存条与主存储器工作原理,Cache存储器。 4.输入输出控制:I/O寻址方式与I/O端口地址,程序控制I/O方式,中断控制I/O方式, DMAI/O控制方式。 5.外设接口:串行接口,并行接口,SCSI接口和IEEE-1394。 四、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1.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和Windows98体系结构,Windows API与DLL的基本概念。 的处理机管理:Windows虚拟机,Windows虚拟机管理程序,Windows的进程调度技术。 的存储管理:Windows的内存结构与管理,Windows的虚拟内寻。 的文件管理:Windows的文件系统结构,磁盘的存储结构,FAT16与FAT32。 的设备管理:虚拟设备驱动程序,通用驱动程序与小型驱动程序,即插即用与配置管理, 电源管理,打印子系统等。 的网络通信功能:Windows的网络组件,远程网络通信,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Windows 中的Internet组件。 的多媒体功能:Windows对多媒体文件与设备的支持,Windows的多媒体组件,Windows的媒体播放器。 的配置、管理与维护:安装与启动,注册表,系统配置与管理,系统性能监视和优化,故障诊断。 机的安全与病毒防范:计算机安全的一般概念,PC机病毒及其防范。 五、PC机的常用外围设备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器、笔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声音输入设备及MIDI输入设备。 2.输出设备:CRT显示其、液晶显示器与显示控制卡,针式打印机、激光印字机与喷墨打印机; 绘图仪;MIDI音乐合成、3D环绕声生成与音箱;视频输出设备。 3.外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的组成、原理与性能指标,活动硬盘,磁盘阵列; 光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的原理与分类,CD-ROM、CD-R、CD-RW、DVD光盘存储器。 机连网设备:Modem,ISDN与PC机的接入,ADSL接入,有线电视网与Cable Modem,局域网组网设备 (以太网卡与集线器),无线接入技术。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80X86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一、笔试:120分钟 二、上机考试:60分钟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 出自考网: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的基础知识。 2.掌握软件工程方法,具有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 3.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熟悉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 4.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 5.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C语言编程(含上机调试能力)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本知识 1.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3.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应用。 4.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基础。 5.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2.结构化分析,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说明。 3.结构化设计,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结构图、模块设计。 4.结构化程序设计。 5.软件调试,测试方法、技术和用例。 6.软件质量控制,软件文档。 7.软件工程技术发展。 三、数据库 1.数据库基本概念。 2.关系数据模型。 3.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4.数据库管理系统。 5.数据库设计方法、步骤。 6.数据库开发工具。 7.数据库技术发展。 四、信息管理 1.信息管理基本概念。 2.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发展过程。 3.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构成。 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内容、策略和方法。 5.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功能和构成。 6.办公信息系统概念、功能、构成和工具。 7.信息管理技术发展。 五、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的步骤和内容。 2.企业系统规划方法的基本过程和作用。 3.战略数据规划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4.原型化方法的策略和应用。 5.方法论的发展。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知识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一、笔试:120分钟 二、上机考试:60分钟
报考事业单位,需要考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请问计算机专业知识考什么?
区别: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必须懂的基础的知识,其实包含了很多科目。 比如: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accusse、sql、数据库、数据结构、c语言、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信息安全、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专业其中的一门课,做为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里面的一个考试科目。 大纲如下:一、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1、计算机基础知识①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②信息编码与数据表示;数制及其转换③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工作原理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⑤软件基础知识;程度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2、多媒体技术①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②多媒体计算机及关键设备③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3、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①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与技术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结构及分类③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治4、Internet知识①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结构、分类和使用方式②Internet的基础知识、网址与域名系统、TCP/IP协议③Internet的连接与服务功能④WWW与浏览器的应用⑤Internet和Extranet计算机软件及使用1、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①Windows2000/xp的特点,Windows2000/xp的运行环境及安装方法②Windows2000/xp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③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操作④控制面板的相关知识及使用方法⑤Windows2000/xp多媒体的管理及使用2、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①Word2000的功能;Word2000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②Word2000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③文档排版的基本知识与操作;表格的基本操作;图形及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与操作④页面设置与文档打印3、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0①Excel2000的基本功能;Excel2000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②Excel2000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③工作表、数据图表的建立、编辑、管理及格式化操作④单元格的计算以及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⑤数据管理与分析的一般功能和使用方法⑥页面设置与报表打印4、C语言程序设计①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②C语言的历史和特点,常见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的使用③C语言的基本语法与简单程序设计,包括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程序流程控制语句;函数、编译预处理与存储属性④指针及其应用⑤高级数据结构及其应用,包括数组、字符串、结构、联合、位域、枚举和文件,位运算计算机理论1、关系数据库理论①数据库、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②数据模型与数据视图③关系代数、关系演算及关系模型 ④结构化查询语言SQL⑤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⑥数据库的设计,数据依赖的概念及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⑦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常见数据库系统产品的名称、特点,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的使用2、网络技术基础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拓扑结构及分类;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网络标准化②物理层,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物理传输媒体、编码与传输技术及传输系统③数据链路层,差错检测与校正,数据链路层协议④局域网,多路访问协议及IEEE802局域网标准族⑤网络层,数据交换方式,路由选择与拥塞控制算法,常见高速网络技术,网络层协议⑥网络互联的概念,网桥、路由器与路由协议⑦传输层与应用层的功能、服务与协议⑧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常见网络管理协议⑨Internet原理与接入技术,TCP/IP协议族 ,DNS域名系统,WWW技术;电子商务的概念、体系结构与技术3、数据结构①数据结构及算法的基本概念与术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②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和运算③串及其存储结构和运算,串的模式匹配④栈、队列及其存储结构,递归算法⑤数组及多维数组的定义、运算和存储结构,数组的压缩存储⑥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存储结构、遍历算法和几种特殊类型的二叉树⑦树与森林的定义、性质,树与森林的存储结构与遍历算法⑧图的定义和术语,图的存储结构及相关算法⑨排序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排序算法⑩查找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查找算法,支持查找的几种特殊数据结构4、软件工程基础①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软件生命周期②软件需求分析③软件计划与软件设计④软件复用技术⑤软件编码与软件测试⑥软件维护⑦软件质量与软件工程管理⑧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以上大纲仅供参考,情已报考部门的大纲为准。 最后祝你成功!
评论一下吧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