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源码构成与机制:如何读懂源码
一、引言
在当今软件开发领域,源码的深入理解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
源码是软件程序的基础,理解其构成和机制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解决潜在问题以及优化软件性能。
本文将介绍如何深入了解源码的构成与机制,帮助读者逐步掌握读懂源码的方法和技巧。
二、源码概述
源码,即源代码,是指计算机程序的基础文本文件,通常以特定的编程语言编写。
源码包含了软件的逻辑、功能、数据结构以及算法等信息。
通过阅读源码,开发者可以了解软件的设计思想、实现原理以及潜在问题。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源码的理解与运用至关重要。
三、源码构成
源码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变量与常量:变量用于存储数据,常量则是固定不变的值。理解源码中的变量与常量的定义、作用以及变化规律是理解源码的基础。
2. 函数与方法:函数与方法是代码的基本组成单元,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理解函数与方法的输入输出、功能实现以及调用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源码的逻辑。
3.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数据的组织形式,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理解源码中的数据结构有助于理解数据的存储、访问以及操作方式。
4. 算法: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源码中的算法是实现功能的关键,理解算法的原理有助于理解代码的执行过程。
5. 框架与库:框架和库是软件开发中的辅助工具,提供了预定义的函数和方法。了解源码中使用的框架和库有助于理解代码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实现。
四、如何读懂源码
1. 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学习环境:选择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编程语言进行学习,有利于快速理解源码。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如集成开发环境(IDE)可以辅助源码的阅读与理解。
2. 阅读文档和注释:阅读源码时,首先要了解文档和注释,了解代码的背景、功能以及实现原理。文档和注释是理解源码的重要线索。
3. 从入口点开始阅读:从主函数或者程序的入口点开始阅读,逐步了解程序的执行流程和结构。
4. 逐步跟踪代码逻辑:按照代码的执行顺序,逐步跟踪代码的逻辑,理解每个函数和方法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 分析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源码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了解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6. 实践编写和修改代码:通过实践编写和修改代码,加深对源码的理解。尝试修改代码并观察结果,了解代码的变化对功能的影响。
7. 寻求帮助和交流: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和交流,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五、源码阅读技巧
1. 善于使用IDE工具:使用IDE工具可以帮助查找函数和方法、跟踪代码执行流程以及查看变量值等,提高源码阅读效率。
2. 分解复杂函数和结构:将复杂的函数和结构分解为更小的部分,逐个理解和分析,避免一次性理解整个代码块。
3. 画图辅助理解:通过画图的方式辅助理解代码的逻辑、数据结构和算法等,有助于加深对源码的理解。
4. 保持耐心和毅力:源码阅读需要时间和耐心,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保持毅力和恒心,逐步攻克难关。
六、总结
本文介绍了深入了解源码构成与机制的方法,包括源码概述、源码构成以及如何读懂源码等方面。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逐步掌握读懂源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源码阅读能力和软件开发效率。
在实际开发中,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学习环境,逐步实践和应用本文介绍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读源代码
我以前,读代码一般是先看看程序包含哪些头文件,接着作者又定义了哪些宏,声明了哪些全局变量。 (注意,除了头文件几乎每个程序都有之外,其他两项不一定都有。 )之后看自定义函数的原型,了解它们各是负责什么工作的(可以猜一猜)。 对于具体的实现,先不看。 (一般在主函数之后或其他文件里实现)然后进入主函数,采用“逐行扫描”的阅读方式。 直到主函数结束。 最后才去看那些自定义函数的具体实现。 另外,如果程序中还有“类”的话,那我会先去看一看类的接口,就是它能提供哪些操作。 具体的实现都是读完主函数之后才看的。 当然这是我的习惯,我想各人有各自的习惯,所以仅供楼主参考,你应该有自己的习惯。 C++程序一般分为几个文件存放。 我喜欢先看一看.h头文件里都声明了些什么。 特别注意类的接口。 然后进入主函数所在的源文件,从头到尾“逐行扫描”。 最后才去看类的接口及自定义函数是如何实现的。
如何看懂一个程序的源码?
你先要知道这个程序是用什么语言写的,如果你了解这种语言就能看懂了。 建议你学习下C语言,这个语言最常用,而且懂了C语言,其他也基本能看懂了。 。
如何高效深入的阅读Redis的源码
在这篇文章中, 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种我认为比较合理的 Redis 源码阅读顺序, 希望可以给对 Redis 有兴趣并打算阅读 Redis 源码的朋友带来一点帮助。 第 1 步:阅读数据结构实现 刚开始阅读 Redis 源码的时候, 最好从数据结构的相关文件开始读起, 因为这些文件和 Redis 中的其他部分耦合最少, 并且这些文件所实现的数据结构在大部分算法书上都可以了解到, 所以从这些文件开始读是最轻松的、难度也是最低的。 下表列出了 Redis 源码中, 各个数据结构的实现文件:文件 内容 sds.h 和 sds.c Redis 的动态字符串实现。 adlist.h 和 adlist.c Redis 的双端链表实现。 dict.h 和 dict.c Redis 的字典实现。 redis.h 中的 zskiplist 结构和 zskiplistNode 结构, 以及 t_zset.c 中所有以 zsl 开头的函数, 比如 zslCreate 、 zslInsert 、 zslDeleteNode ,等等。 Redis 的跳跃表实现。 hyperloglog.c 中的 hllhdr 结构, 以及所有以 hll 开头的函数。 Redis 的 HyperLogLog 实现。 第 2 步:阅读内存编码数据结构实现 在阅读完和数据结构有关的文件之后, 接下来就应该阅读内存编码(encoding)数据结构了。 和普通的数据结构一样, 内存编码数据结构基本上是独立的, 不和其他模块耦合, 但是区别在于:上一步要读的数据结构, 比如双端链表、字典、HyperLogLog, 在算法书上或者相关的论文上都可以找到资料介绍。 而内存编码数据结构却不容易找到相关的资料, 因为这些数据结构都是 Redis 为了节约内存而专门开发出来的, 换句话说, 这些数据结构都是特制(adhoc)的, 除了 Redis 源码中的文档之外, 基本上找不到其他资料来了解这些特制的数据结构。 不过话又说回来, 虽然内存编码数据结构是 Redis 特制的, 但它们基本都和内存分配、指针操作、位操作这些底层的东西有关, 读者只要认真阅读源码中的文档, 并在有需要时, 画图来分析这些数据结构, 那么要完全理解这些内存编码数据结构的运作原理并不难, 当然这需要花一些功夫。 下表展示了 Redis 源码中, 各个内存编码数据结构的实现文件:文件 内容 intset.h 和 intset.c 整数集合(intset)数据结构。 ziplist.h 和 ziplist.c 压缩列表(zip list)数据结构。 第 3 步:阅读数据类型实现 在完成以上两个阅读步骤之后, 我们就读完了 Redis 六种不同类型的键(字符串、散列、列表、集合、有序集合、HyperLogLog)的所有底层实现结构了。 接下来, 为了知道 Redis 是如何通过以上提到的数据结构来实现不同类型的键, 我们需要阅读实现各个数据类型的文件, 以及 Redis 的对象系统文件, 这些文件包括:文件 内容 object.c Redis 的对象(类型)系统实现。 t_string.c 字符串键的实现。 t_list.c 列表键的实现。 t_hash.c 散列键的实现。 t_set.c 集合键的实现。 t_zset.c 中除 zsl 开头的函数之外的所有函数。 有序集合键的实现。 hyperloglog.c 中所有以 pf 开头的函数。 HyperLogLog 键的实现。 第 4 步:阅读数据库实现相关代码 在读完了 Redis 使用所有底层数据结构, 以及 Redis 是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结构来实现不同类型的键之后, 我们就可以开始阅读 Redis 里面和数据库有关的代码了, 它们分别是:文件 内容 redis.h 文件中的 redisDb 结构, 以及 db.c 文件。 Redis 的数据库实现。 notify.c Redis 的数据库通知功能实现代码。 rdb.h 和 rdb.c Redis 的 RDB 持久化实现代码。 aof.c Redis 的 AOF 持久化实现代码。 选读Redis 有一些独立的功能模块, 这些模块可以在完成第 4 步之后阅读, 它们包括:文件 内容 redis.h 文件的 pubsubPattern 结构,以及 pubsub.c 文件。 发布与订阅功能的实现。 redis.h 文件的 multiState 结构以及 multiCmd 结构, multi.c 文件。 事务功能的实现。 sort.c SORT 命令的实现。 bitops.c GETBIT 、 SETBIT 等二进制位操作命令的实现。 第 5 步:阅读客户端和服务器的相关代码 在阅读完数据库实现代码, 以及 RDB 和 AOF 两种持久化的代码之后, 我们可以开始阅读客户端和 Redis 服务器本身的实现代码, 和这些代码有关的文件是:文件 内容 ae.c ,以及任意一个 ae_*.c 文件(取决于你所使用的多路复用库)。 Redis 的事件处理器实现(基于 Reactor 模式)。 networking.c Redis 的网络连接库,负责发送命令回复和接受命令请求, 同时也负责创建/销毁客户端, 以及通信协议分析等工作。 redis.h 和 redis.c 中和单机 Redis 服务器有关的部分。 单机 Redis 服务器的实现。 如果读者能完成以上 5 个阅读步骤的话, 那么恭喜你, 你已经了解了单机的 Redis 服务器是怎样处理命令请求和返回命令回复, 以及是 Redis 怎样操作数据库的了, 这是 Redis 最重要的部分, 也是之后继续阅读多机功能的基础。 选读Redis 有一些独立的功能模块, 这些模块可以在完成第 5 步之后阅读, 它们包括:文件 内容 scripting.c Lua 脚本功能的实现。 slowlog.c 慢查询功能的实现。 monitor.c 监视器功能的实现。 第 6 步:阅读多机功能的实现 在弄懂了 Redis 的单机服务器是怎样运作的之后, 就可以开始阅读 Redis 多机功能的实现代码了, 和这些功能有关的文件为:文件 内容 replication.c 复制功能的实现代码。 sentinel.c Redis Sentinel 的实现代码。 cluster.c Redis 集群的实现代码。 注意, 因为 Redis Sentinel 用到了复制功能的代码, 而集群又用到了复制和 Redis Sentinel 的代码, 所以在阅读这三个模块的时候, 记得先阅读复制模块, 然后阅读 Sentinel 模块, 最后才阅读集群模块, 这样理解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如果你连这三个模块都读完了的话, 那么恭喜你, 你已经读完了 Redis 单机功能和多机功能的所有代码了!下图总结了本文介绍的阅读顺序:digraph {node [shape = plaintext]datastruct [label = 数据结构\n(sds、adlist、dict、t_zset、hyperloglog)]encoding_datastruct [label = 内存编码数据结构\n(intset、ziplist)]object [label = 数据类型\n(object、t_string、t_list、t_hash、t_set、t_zset、hyperloglog)]db [label = 数据库相关\n(db、notify、rdb、aof)]client_and_server [label = 客户端与服务器相关\n(ae、networking、redis)]multi_server [label = 多机功能\n(replication、sentinel、cluster)]//datastruct -> encoding_datastruct -> object -> db -> client_and_server -> multi_server}结语 Redis 的设计非常简洁、优美、精巧和高效, 任何人只要愿意去阅读它的代码的话, 应该都会有所收获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想要阅读 Redis 代码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也欢迎各位随时和我讨论 Redis 源码方面的问题, 或者跟我分享各位阅读 Redis 源码的心得和经验。 另外我的 Redis 源码注释 项目以及 《Redis 设计与实现》 一书对于理解 Redis 的源代码应该也会有所帮助,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该项目/书本。 黄健宏(huangz) 2014.7.28
评论一下吧
取消回复